我院开展“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”主题教学活动
为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,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发挥《民族与宗教政策》课的主渠道作用。“纲要”教研室《民族与宗教政策》课教学组于10月11日(周日)组织我校18级公安专业近700名学生前往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展“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,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”主题教学活动。
广西民族博物馆位于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区青环路11号,占地130亩,附属广西传统民居建筑露天展示园,是以广西民族文化为专题的博物馆。广西民族博物馆以收藏、研究和展示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传统文化为主要工作任务,同时兼顾对广西周边省份各民族以及东南亚各民族的文化研究、文物资料收藏和宣传展示。2017年5月18日,在首都博物馆接受晋级第三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授牌,广西民族博物馆是广西的一张文化名片,是广西举足轻重的文化窗口和展示平台,在文化传播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。博物馆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、娱乐功能,向公众提供多方位的公共文化教育与体验,经常举办精彩纷呈、文化气息浓厚的民族传统节庆活动和系列主题教育活动,社会反响强烈,是一个集文化展示、爱国主义教育、民族教育及老百姓享受文化成果、享受经济发展成果于一体的最佳场所。
走进其中,学生们相对直观全面了解和感受广西历史悠久、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。从桑麻丝蚕到纺车织机,从布衣常服到华锦亮绣,它们穿过历史,走过民间,在传统和历史的对话中,散发着民族文化与艺术的独特魅力。广西十二个世居民族的服饰种类繁多,精彩纷呈,如艳阳光芒般炽热;纺织工艺传统古朴,世代传承,如灿烂星空般不朽;它们为中华服饰增添了无限光彩,展现出百变多样的服饰特性与文化特色。
现场教学活动结束后,同学们纷纷表示:通过此次活动,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,对伟大祖国、中华民族、中华文化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“五个”认同进一步增强。在感叹先贤智慧的同时,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,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一种责任与使命。中国文化源远流长、博大精深,我们在为之骄傲的同时更应该悉心保护好、传承好和发展好。
账号+密码登录
手机+密码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